你了解复印机吗?
2021-03-08 来自: 福州厦普办公设备经营部 浏览次数:199
复印机是从书写、绘制、印刷的原稿得到等倍、放大或缩小的复印品的设备。
复印机复印的速度快,操作简便,与传统的铅字印刷、蜡纸油印、胶印等的主要区别是无需经过其他制版等中间手段,而能直接从原稿获得复印品。
一、复印机的前身
1800年代,英国伯明翰的詹姆斯·瓦特发明了文字复制机(Letter copying machine),是今日数码复印机的前身。
二、复印机的发明
复印机的发明人查斯特·卡尔森(Chester Carlson,又译切斯特·卡尔森),原本是一位专利律师,兼职研究员及发明家。他在纽约专利办公室的工作需要复制大量重要文件。卡尔森患有关节炎,视复制文件为痛苦及单调的工作。这鼓励了他进行有关Photoconductivity的实验,并估计可以简单地制作复印本。卡尔迅在家中厨房进行Electrophotography实验,1938年为过程技术申请专利。他使用以硫磺掩盖的锌片制作出首份复印产品。他使用一个覆有硫磺的锌板制造了第1个“复印机”。文字“10-22-38 Astoria”印在一个显微幻灯片上,这个幻灯片放在硫磺上进行强光照射。幻灯片拿走后,那些文字的镜像就留在了硫磺上。卡尔逊打算将他的发明出售给一些公司,但是由于这个处理过程还不成熟所以没能取得成效。
在那个时代,大量的复制工作使用炭纸或者复制机来完成,人们对于电子复印机没有强烈的需求。在1939年到1944年间,卡尔逊被包括IBM和通用电气在内的20多个公司拒绝,没有一家认为复印机会有大量的市场需求。1944年,一个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的非盈利组织与卡尔逊签订合同用来完善他的新工艺。在随后的五年时间里,这个机构进行了许多试验以改进电子照相工艺。在1947年,Haloid(一个位于纽约的当时制造销售相纸的小型组织)接洽Battelle以获得授权来开发销售基于这项技术的复印机。
Haloid意识到“电子照相”这个词过于复杂并且没有很好的记忆性。在咨询过俄亥俄州立大学一位经典语言教授之后,Haloid和卡尔森将这个过程的名字更改为“Xerography”,它由希腊语中的“干写”一词派生而来。Haloid决定将新的复印机称为“施乐”,在1948年施乐成为商标。
三、复印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初,文件图纸的复印主要用蓝图法和重氮法。重氮法较蓝图法方便、迅速,得到广泛的应用。后来又出现了染料转印、银盐扩散转印和热敏复印等多种复印方式。
1938年,卡尔森为过程技术申请专利,将一块涂有硫磺的锌板用棉布在暗室中摩擦,使之带电,然后在上面覆盖以带有图像的透明原稿,曝光之后撒上石松粉末即显示出原稿图像,第1个“复印机”就这样诞生了。
1949年,施乐公司开发了第1个称为型号A的静电图像复印机。
1950年,以硒作为光导体,用手工操作的第1台普通纸静电复印机问世。
1959年又出现了性能更为完善的914型复印机。
60年代开始了彩色复印的研究,所用方法基本上为三基色分解,另加黑色后成为四色复印。
70年代后期,在第三次 际静电摄影会议上发表了用光电泳方法一次彩色成像的研究报告,这比以前所采用的方法又前进了一步。
到了九十年代又出现了激光彩色复印机,也就是现在的数码复印机。
四、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1、复印机工作原理
复印机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分离、定影、清洁、消电8个基本步骤。
2、复印机分类
复印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光化学复印机、热敏复印机、静电复印机和数码激光复印机四类。
五、复印机的品牌、各个品牌之间的关系、各个品牌的特色功能
1、复印机的品牌
富士施乐、佳能、理光、柯尼卡美能达;
京瓷、夏普、东芝、惠普、三星;
震旦、方正、华讯方舟、中船汉光、基士得耶、方正、新都、安普印。
2、各个品牌之间的关系
日本的富士公司收购美国施乐公司亚洲区域市场,成立的富士施乐品牌;
理光收购基士得耶公司,并且为方正复印机代工;
柯尼卡美能达为震旦代工;
三星原来为惠普代工,之后惠普收购三星打印产品线,推出“页宽”系列产品。目前,惠普A3复印机中国市场份额占比将近11%。
3、各个品牌的特色功能
富士施乐是激光彩色打印技术全q第1;
佳能是整机质量比较好,相当于复印机里的“苹果”;
理光是在图像处理领域做的比较好;
柯尼卡美能达是在云解决方案领域做的比较好;
东芝是在医疗领域做的比较好;
惠普采用的“页宽”技术是唯1一家在A3复印机市场采用喷墨技术的厂家。
六、各厂商在中国大陆的制造基地
富士施乐、理光、东芝:深圳;
佳能:苏州;
柯尼卡美能达、京瓷:东莞;
夏普:常熟;
惠普、三星:威海。